南方网:论奉献

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25 12:19:53

论奉献

南方网:论奉献

2003-04-1511:42:19人民日报任仲平

南方网讯 (一)当前,一个深入学习新时期领导干部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的活动在全党展开。郑培民同志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在我们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样的一批又一批优秀领导干部和数不胜数的先进模范人物。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具体的先进事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具有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

(二)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

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重要时刻,我们更深切地感到,提倡奉献和奉献精神,绝不是陈年老调,绝不是空洞高调;奉献和奉献精神,不能“封存”,不能“告别”。奉献和奉献精神不仅应当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同时应当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

(三)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入信息社会,归根结底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奉献。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奉献的表现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论表现方式有多么不同,奉献精神是永恒的,也永远为人们所景仰。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以他们自己的创造,作出了巨大奉献,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他们理所当然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崇敬。现实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人,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那些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挖空心思为自己攫取私利的人,都为人们所鄙视。至于那些口头上大讲奉献,在行动中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那些为富不仁,不愿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人;那些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人,同样为人们所鄙视。

(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绵延五千多年,为中华民族发展和繁荣作出巨大奉献的人物层出不穷,史不绝书。鲁迅说得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推向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无数奉献者以他们的奋斗实践铸就了反映着时代特色、闪耀着奉献光华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在我国,从来没有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优秀儿女和先进分子,为中国人民作出了那么大的奉献和牺牲。

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影响带动下,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谱写了一篇篇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没有党和人民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美好生活。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伟大奉献精神,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六)奉献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但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奉献就是只讲牺牲,高不可攀,可敬不可为,可羡不可行。这是对奉献的一种误解。

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邓稼先为科学事业而献身,是一种奉献;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徐虎走街串户解市民之难,吴天祥将万家忧乐挂在心头,是一种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最近,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工作,夜以继日地奋斗,表现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乃至为孕妇和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奉献精神。

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我国一位科学家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说:“为了心中的梦想,18年我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对我来说,科研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科学奉献祖国是最大的幸福。”奉献就在人间,就在身边。我们在奉献中生活,在生活中奉献。

(七)还有一种认识,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现在讲奉献不合时宜。这也是一种误解。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不能也不应否认市场经济是要讲利益的,但同时要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别强调奉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是一项宏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作出新的奉献。市场经济拓展了人们的活动领域,为人们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可能。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经营管理者,走向市场的舞台,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为个人和家庭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奉献。实践证明,发展市场经济与提倡奉献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

当然,社会生活纷纭复杂,有主流,有支流。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做出奉献。但也有一些人,在兜里有了钱之后一味追求“活得舒适,活得潇洒,活得滋润,活得实惠”。对待人生,他们只贪图酒绿灯红,纸醉金迷,玩世不恭,“过把瘾就死”。这是人格的倒退,意志的消弭,精神的畸变。这种消极现象,在历史的进程中出现,也必将在历史的发展中衰亡。

(八)倡导奉献精神,绝不是漠视个人利益。这里关键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不能一说奉献就不要个人利益,一提个人利益就不讲奉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讲奉献不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而是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同时,国家和集体也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奉献精神,不是无视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不是用集体主义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国家与集体利益,在保证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九)进一步来看,弘扬奉献精神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义利问题,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义利关系,是道德伦理范畴里的一对基本关系。有的主张重利轻义,有的主张义利兼顾,有的主张义利双弃,有的主张先义后利。义利之辨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

坚持把义与利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内涵。它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主张将“义”和“利”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从来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封建社会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虚伪的、反人性的。毛泽东同志说,这不过是一些唯心的骗人的腐话。我们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那种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不尽义务、不讲责任的行为,与社会主义义利观格格不入,与我们提倡的奉献精神背道而驰。

(十)还应该看到,倡导奉献精神与鼓励个性的发展完善也是协调一致的。

奉献,既是作为一个合格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善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的个性内含奉献,奉献实践完善着个性。奉献给他人和社会的越多,自己的精神越充实,个性也就越完善。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人的个性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积极鼓励个人的创新精神,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们在寻求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展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为社会多做奉献。

实践说明,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个性丰富完美的人越多,就越具有创造力,越具有活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就越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个巨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就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造就具有丰富完美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历史舞台;就在于将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统一起来,以制度的方式培育了新的奉献精神。

(十一)奉献,大量的、经常的是岗位奉献。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岗位敬业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有没有奉献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样。人们在本职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争一流,创一流。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粒粒颗颗,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我们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十二)“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无私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作风,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江泽民同志根据时代的发展,倡导新时期64字创业精神,其中一条是“无私奉献”;进入新世纪,又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确立为一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里的关键一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十三)弘扬奉献精神,必须摒弃形式主义。奉献需要一定的形式,也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奉献通过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奉献精神的弘扬也在创造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形式。但如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图热闹,不看实效;只求虚名,不做实事,那就是形式主义,就是“作秀”。自家大院脏乱差,跑到外面扫大街;群众找上门的事情不给办,却把桌子搬到街头去“办公”……这些形式主义做法是对奉献精神的扭曲和亵渎。

(十四)弘扬奉献精神,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人参与,需要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个人而言,我们大家都应经常想一想,自己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从他人和社会得到什么。对社会而言,一定要给奉献者更多的尊重、爱护、荣誉和报偿,绝不能让英雄流汗流血再流泪。对那些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丑恶行为,要给予充分的揭露和谴责。扶正祛邪,扬清激浊,奖善惩恶,奉献精神就能在这种鲜明的导向中得到更好的弘扬。

(十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也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进程。这一宏伟事业,呼唤着千千万万奉献者;这一历史进程,造就着一代又一代奉献者。时代的车轮在奉献者推动下前进,事业的蓝图在奉献者奋斗中实现,民族的未来因奉献者的努力而充满希望。

让我们唱响奉献者之歌,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编辑:姜志)

【发表评论】【编辑邮箱】【关闭窗口】上一条:艰苦奋斗是兴旺发达的支撑力量下一条:雷锋精神的真谛: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相关新闻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维度:历史与空间的延伸 2003-03-0416:18:40雷锋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共同精神财富 2004-03-0515:24:58团结友爱将“春天般的温暖”投入到现代经济建设中去 2002-03-0616:03:48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现实: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 2003-03-0416:18:40艰苦奋斗是兴旺发达的支撑力量 2003-09-2315:04:06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理想:真、善、美的统一 2003-03-0416:18:40

查看更多
【南方网:论奉献】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xz.zidianfy.com/xingzuo_315386/
分析推荐
热门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