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格,以至给人以“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之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以至人们产生了“祸福前定,富贵在天”的看法?自古及今,人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在所有回答中,有一个穿越遥远时空、发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把问题看得非常简单,即:生肖是人生与命运之本,对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由生肖决定的,故可以通过生肖加以推算。
生肖与人的性格:生肖决定性格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生肖的“肖”,是“像”的意思。“生肖”二字的涵义,是生而肖之,即哪一个生肖年出生的人,性格就与哪一种生肖动物相似,如属鼠人有鼠的机警、属牛人有牛的倔强之类。
可以说明生肖这一涵义的,是画家溥心畲先生的组画《十二生肖人物》。这组画是参照动物形象与习性画的,画中每种生肖人物的相貌都与生肖动物相像。画上还标有文字,如“鼠形人盗窃”、“牛形人刚直”、“龙形人威重”、“马形人憨愚”、“狗形人贪残”等。作者显然是把十二生肖动物的“性情”和习性引申为人的性格了。
这种观念甚至影响了日本的民俗,日本人诸桥辙次的《十二生肖趣谈》就曾提到:
今年是鼠年,而鼠有嗜啃的特性,于是认为今年出生的小孩也有这种性质。而来年如是猴年,所生的孩子就较聪明敏捷,身体轻巧者居多。
这种观点至今仍有表现。吉林省江山人力资源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明确写着只招聘属狗的员工。这家公司的人事部经理说,属狗的人往往更忠心更诚实。上海一家新组建的公司对各类职务应聘者的要求中,有一条是必须属狗。该公司人事经理说,该公司的吉祥物是猎狗,象征热情、诚实、速度、守信,“这是企业的追求,员工就要像猎狗一样敏锐而忠诚。这不是封建迷信,企业文化不需要得到所有人认同。”所谓“属狗的人往往更忠心更诚实”、猎狗“象征热情、诚实、速度、守信”,就是生肖决定性格说的表现。
有人指出,生肖决定性格说基于一种简单的联想,是经不起推敲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这样一种基于简单联想的观点,竟会成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民俗观念。
这个问题,从本命观念的角度看,才能一目了然。从不同的生肖动物身上,人们看到了不同的习性和性情,这些习性和性情总是令人想到人的性格。于是在古人的心目中,生肖动物与人的性格就由本命神联系起来了:三者之间如同同一实体和它的两个影子,由于影子与实体的肖似,两个影子之间也必然是肖似的。
不过,这样的解释未免过于笼统,还必须找到具体而有说服力的理由,而这种理由最好能从生肖的起源中找到。
笔者曾经有幸读到王红旗先生的《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一书。这部书对十二生肖的起源是这样表述的:
笔者认为十二生肖的起源,它的原始文化含义是:因为地球上生物发展存在着十二年的周期,在这十二年中的每一年,都特别适于某一种动物的生长,这一年便称为该动物年,在这一年出生的人如能摹仿这种动物,便可以更适于成长,这样便称他的属相为这种动物,他的习性肖似这种动物,这种动物便成为他的生肖。例如:蛇性喜阴湿,蛇年则多云雨、阴冷、潮湿的气候,适于蛇类繁衍,该年生的人如习性似蛇,便能像蛇一样适于成长,或者还能受到蛇的保佑,他的属相便为蛇。
还有一种可能,即最初的十二生肖文化,是所有人在某年都要摹仿某种动物,以求得认同和保佑,后来才以某年出生的人肖似某种动物,成为今日的十二生肖格局。
关于地球上生物发展的十二年周期,王先生的主要根据是对木星的考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还有14颗卫星,像一个木星系家族,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对地球产生影响。木星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11.86年,约十二年一周,与十二生肖的循环周期大体一致。他还引用《计倪子》一书关于农业丰歉周期律的说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木星有三年运行于西方金位,这三年丰收;三年运行于北方,这三年受水灾;三年运行于东方,这三年小康;三年运行于南方,这三年受旱灾。所以粮食出卖有一定的时间,囤积也有一定的时间,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决定一切产品的买卖,不过三年就能发财。以智慧来推论,以果敢来决断,以天地之道来辅助,割断长线产品,接续短线产品。风调雨顺的第一年收成最好,第二年次之,第三年就开始发生逆转。发生水灾的时候用船,发生旱灾的时候用车,资用万物的道理本来如此。天下三年一丰收,六年一小康,十二年一次饥馑,以致人民背井离乡。故此圣人预先知道天地的变化,并作好准备。
《计倪子》作者计倪,即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文种。文种名研,又作然、倪,同国大夫范蠡曾经拜他为师。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之后,文种曾经利用气候变化和农业丰歉的十二年规律,制定了七条复国之计,结果只用了五条就富国强兵,打败了吴国。后来范蠡又运用这一规律去经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富商“陶朱公”。凭文种与范蠡的智慧和成就,《计倪子》所说的三年一组的十二年农业丰歉规律,应该是可信的。
与此相适应,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列,也存在着三年一组以及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相交替的规律性。关于这种规律性,王先生说:
鼠年、牛年适宜食草动物生长,食草动物多了又适宜食肉动物(虎年)的生长;因此,鼠、牛、虎这三年相当于木星位于“金”的三年,是风调雨顺的好时光。食肉动物多了,食草动物就少了,就到了兔年;龙是水族类代表动物,蛇性喜潮湿,表明这几年雨涝洪水频仍,相当于木星位于“水”的方位。马年、羊年又适宜食草类动物生长,猴喜吃树上的果子,看来这几年又是雨顺风调,正好对应木星位于“木”的方位上的情况。鸡是鸟类的代表性动物,鸟类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而昆虫在天旱时往往得到大发展(这正是旱年闹蝗虫的原因),因此鸡年表示旱灾严重;狗和猪都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在天旱情况下的生存能力特别强;也就是说鸡、狗、猪这三年是旱灾年,相当于木星位于“火”的方位时的自然环境状况。
十二生肖可以分为四组,分别在四个方位上,即北方猪鼠牛、东方虎兔龙、南方蛇马羊、西方猴鸡狗。但在这段话中,四组动物却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是什么缘故呢?王先生解释说,这是由于气候的变化相对于木星的位置移动,存在着滞后现象;这种情况类似一天里最热的时间并不是正午,而是午后一个时辰。
....................
关于远古人对生肖动物的摹仿,王先生没有加以论证。但这一点可以从“美”字的构成看出端倪。《说文解字》说,“美”字“从羊,从大”,但在早期甲骨文中,“美”字并不“从羊”。李孝定先生的《甲骨文字集释》指出,“美”字“疑象人饰羊首之形”。于省吾先生的《释羌??敬?美》也明确指出:
早期“美”字像大上戴四个羊角形,很像人之正立形。
戴羊角是许多原始氏族的习见风俗,起初是在狩猎时伪装戴角以诱惑野兽而猎取之,其后逐渐演为一般的流行装饰。但有的氏族在庆祝节日跳舞时才戴上双角冠以为盛装;有的氏族的酋长或贵族妇女们以戴角为荣;有的氏族的巫师对于所崇拜的神祇塑造为形象时也饰以戴角以示尊严。
这一解释,于无意中透露了原始氏族摹仿动物的普遍性。
不过,远古人所摹仿的主要是图腾动物。这一点可以从落后民族的习俗得到印证。祥云地区的白族人,认为自己是虎祖先的后代,自称虎儿虎女。小孩子取名,男孩喜欢叫“阿虎”、“虎生”,女孩喜欢叫“虎妹”、“虎兰”。还常常给孩子佩戴布老虎,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居住在哀牢山的彝族也崇虎,男人自称“罗罗颇”,即公虎,女人自称“罗落嫫”,即母虎。他们还以每年正月初八这一天为“虎日”,这一天众人要跳虎亲吻、虎交尾、虎护蛋等有关生殖的舞蹈。人死之后,要在死者身上盖虎皮,表示死者生前是虎的后代,死后又还原为虎。青海河湟地区是原始羌族人的主要分布区,那里民间至今流行一种老羊歌娱神舞蹈。表演者头戴羊角帽,身着羊皮袄,面部画山羊胡须。这些都是对图腾动物的摹仿。
很明显,王先生关于“十二年中的每一年,都特别适于某一种动物的生长,这一年便称为该动物年”,“在这一年出生的人如能摹仿这种动物,便可以更适于成长”的说法,是与远古人以图腾动物为主要摹仿对象这一事实不相容的,因为图腾崇拜对象既不可能年年更换,也不可能只由一部分人摹仿。
不过,王先生的说法也不完全错,历史上所有人随着年份的不同,依次摹仿十二生肖动物的情况,是确实存在过的,只是这种情况发生在以图腾动物为主要摹仿对象之后。也就是,先是各部族分别摹仿自己所崇拜的图腾动物,后来各部族实行了联合或统一,固有一种图腾的局面被打破,于是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平衡各部族间的关系,又每年共同摹仿同一种图腾动物。
在中国历史上,各部族的联合或统一和十二生肖的实行,都是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据此,有理由认为各部族按照不同的年份,共同摹仿同一种动物的情况,是确曾出现过的。根据历史记载,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黄帝联合以熊、罴等动物为图腾的部族大战炎帝之后,在考定星历、建立五行、命大挠“作甲子以命岁”的时候。这时中国人对天地自然已经有了相当深入和系统的认识,人们依不同的生肖年而轮流摹仿不同的动物,是完全可能的。
各部族固有一种图腾的局面打破以后,在图腾动物崇拜中形成的本命观念并没有消亡,只不过不是大家共有一个本命神,而是有十二个本命神轮流值年,形成十二生肖年,哪一生肖年出生的人就以哪种生肖为本命神。这种情况至今仍在继续,也是无可怀疑的。
生肖在本质上是人与动物共同的本命神,既决定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人的命运,甚至还决定着人的性格和相貌,就像实体的形态决定着影子的形态一样。在这样的意义上,人对所属生肖动物的摹仿就意味着对本命神的摹仿,属于一种神圣的行为了。这样,人们认为人的性格是由生肖决定的,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