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他生在楚国由强大走向破败的时期。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是国王左右的近臣,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到工作。屈原鉴于秦国对楚国的威胁而产生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薪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到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继位的顷襄王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屈原继续受到谗毁、迫害,并一再遭受到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的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郢都。屈原当时已经62岁,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就在这一年的五月五日,怀抱石头跳进汩史江自杀了。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珍贵的遗产。他那和黑蛴势力作斗争的遭遇,特别是长期的流放生活,使他有机会了解、体验人民的痛苦,充分吸收民歌的营养,创作了《离骚》、《三问》等20多篇不朽的诗作。《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揉成一体,组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鲁迅曾称赞屈原:"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陆游(公元1125—1210年)
南宋著名的大诗人和大词人。字务观,号放翁,琥州山阴人。小时候受到爱国思想的薰陶,经常谈论收复故国。绍兴中应试被子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但因为他主张抗金,积极参与张浚的抗金计划,因此一直受主和派压制,一度被罢斥还乡,后来入蜀任地方官多年,晚年居乡仍然不忘收复中原。陆游以诗著称于文坛,也擅长填词。他非常关心民族的安全和国家的存亡。在临死前的〈示儿〉诗中,他死不能瞑目的仍是中原没有收复:“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作品大多气派豪放,多是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激情,表达他对于国耻未雪、壮志未到的愤慨,充满战斗气息。南宋政权对金采取屈辱政策所造成的恶果,呻吟于女真贵族压榨下的北方人民的愿望,南宋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等等,在陆游的诗词中都有深刻的反映。陆游的诗作很多,留传下来的有九千三百多首。